English

心系黄河终无悔

1998-06-01 来源:光明日报 王秀英 我有话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童年的梦,使全国政协委员张红武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8年,张红武出生于河南淮阳,这是有名的黄泛区,差不多每一位老人都能讲出当年躲避黄河水灾,离乡逃难的辛酸往事,讲一些人民治黄治水的辉煌传奇。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红武,从小就产生对黄河的敬仰,对治黄英雄的向往。

1978年,张红武考取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专业,可以说是如鱼得水。19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如愿以偿被分配到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二年他又考取了著名泥沙专家李保如教授的研究生,在随后3年的研究生期间,他认真学习研究,独立做了4个可供相互比较的河工模型,找出黄河河工模型变率影响的规律。同时在研究水力学和弯道环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获得硕士学位后,张红武留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继续进行黄河动床模型试验。

黄河动床模型是给黄河下游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关键。为此,张红武多次骑自行车到花园口等地察看,与老河工一起啃着干馍头加咸菜,在船上观察河道泥沙淤积情况。为了找到一套能模拟黄河的相似方法,1988年后,张红武带着助手,在周口市附近一个电厂排灰场旁开辟一露天试验场,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外人如果不听他们满嘴的专业术语,很难分清谁是专家谁是民工。

一次次的试验,一场场的挫折。张红武整天蹲在模型小河旁,察看河道中成型淤积体的运动规律,寻找着不同条件下的河型成因。经过反复观察、试验、研究,终于找出了能适应不同类型河流和模型的综合稳定指标,为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这一最复杂河型的模拟提供了可能。他还针对黄河洪水特性,在对黄河水流挟沙力、流速、含沙量分布及悬移质运动方程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符合黄河实际的计算公式和理论方程,并以这些成果为基础,提出了黄河模型相似律,前期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0年8月,一个长140米,宽30米的黄河花园口至东坝头的动床河道整治模型在黄科院一号试验大厅建成。1990年9月20日,黄河花园口至东坝头河道整治模型正式开始验证试验。随着科研人员启动自控电测仪器,计算机显示出洪水数据信息,河道中出现了与黄河一样的相似景象:从水位到含沙量,从洪水流量到洪水递进过程,或刷滩坐湾,或分流游荡……最后试验结果证明了模型水流摩阻特性、河床冲淤变化乃至坝岸工程附近冲深均与原型实际相似。

模型试验成功为解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布局、掌握黄河防洪的主动权提供了便利条件,随后进行的大量试验所获得的重要成果,已在黄河下游有关河道工程修建和防汛决策中被采用,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1992年张红武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为不脱产的博士研究生,从师我国第一位泥沙博士夏震寰教授。在夏教授的指导下,张红武对水力泥沙有关理论进行了更精深的研究,1995年他成为国内外唯一的从硕士到博士均从事河工模型研究的学者。现在,他还主持着“小浪底水库动用方式对黄河下游河道影响的动床模型试验”,模型长500多米,规模堪称世界之最。

十几年来,张红武先后主持完成了50多项治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有15篇论文参加了在日、美等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撰写了《河流桥渡设计》等7本专著。他提出的“网罩护根防止丁坝根石走失”等成果,已被河南、山东黄河河务部门采用,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提出的河工模型相似律被国内十多个复杂河型的河工模型的设计采用参考。这项成果1993年通过水利部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高含沙洪水的理论与设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2年,他获得国际泥沙培训中心颁发的“钱宁泥沙科学奖”论文奖,同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他撰写的《黄河洪水模型的相似律》一书,1996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省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997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科技英才”,首批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这些年,不少人劝他到国外去发展,他觉得,真正的大舞台在中国。他常说:“我的事业在黄河。离开黄河,即使能腰缠万贯,在精神和心灵上也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汉!”

作为政协委员,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治黄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先后提出了8项提案,其中《关于积极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早实施的建议》引起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94年初获得省优秀提案奖。

张红武敬仰治河先人,他清楚地知道,大禹及其传人没有改变黄河的脾气,今天的黄河还是条任性的泥龙。面对滔滔东去的黄河,他常常有一种肩负重任的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